芦溪生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他是志愿军的兵团司令,回国后降为军长,1955年成开国上将

2023-04-16| 发布者: 芦溪生活网| 查看: 144| 评论: 3|来源:互联网

摘要: 在整个抗美援朝过程中,志愿军先后有6大兵团入朝参战,分别是第十三兵团、第九兵团、第三兵团、第十九兵团...
白癜风患者

在整个抗美援朝过程中,志愿军先后有6大兵团入朝参战,分别是第十三兵团、第九兵团、第三兵团、第十九兵团、第二十兵团,以及第二十三兵团。

作为志愿军司令部指挥下最高级别的军事单位,每个兵团的兵力最少也有数万人,多的则下辖数个军,总兵力多达数十万,例如最先入朝的第十三兵团,兵力最多时超过30万人。

抗美援朝部分将领合影

有了指挥这样大兵团作战的经验,在回国之后,志愿军的兵团司令员几乎都得到了重用,纷纷担任各大军区的要职,成了大权在握的封疆大吏。

例如第十三兵团的司令员邓华,回国后先后担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,代理司令员,沈阳军区司令员等职。

第十九兵团的司令员杨得志,回国后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。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回国后,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。

第九兵团的宋时轮和第三兵团的陈赓,一个是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委,一个是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兼政委,在级别上丝毫不比大军区级低。

在六位入朝参战的兵团司令员中,只有一人的情况特殊,回国后仅担任军长,相比可以指挥几个军的兵团,显然是“降职”了,这个人就是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的司令员董其武。

董其武

在抗美援朝的六个兵团中,第二十三兵团是入朝时间最短的,从1951年9月到11月,仅仅两个多月时间。

虽然时间短,但二十三兵团为抗美援朝作出的贡献却不容忽视,因为二十三兵团在董其武的带领下,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,仅利用两个月的时间,就抢修建成了清川江以北泰川、院里、南市3个机场,一举扭转了志愿军没有制空权的局面,打破了美国空军对朝鲜半岛的空域封锁。

第二十三兵团回国后不久,根据上级指示改编为解放军第六十九军。董其武作为原兵团司令员,属于兵团级将领,按照当时的情况,完全可以升任大军区级的领导,或是平调担任大军区副职。但命令下来后,董其武却意外“降职”担任了六十九军的军长。

对于这个任命,董其武却一点不吃惊,也没有表示不满,因为在命令下达之前,毛主席曾亲自找到他,就此事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谈。按照主席的意思,因为大军区正职位置有限,与其去当一个没有实权的大军区副职,不如留在老部队担任“大权在握”的一把手。

为了表示歉意,主席还特批他享受正兵团级的生活待遇和薪资水平。对于党和毛主席的关怀,董其武很感动,表示作为一名起义将领,自己很知足,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。

董其武作为一名起义将领,之所以受到党和毛主席的关怀和重视,主要还是因为他抗日有功,在解放战争中率先起义意义重大。

抗日名将,保家卫国

董其武是山西人,早年投身革命,参加过北伐战争,后加入晋绥军傅作义部,跟随傅作义南征北战十几年。因为作战勇敢,有勇有谋,深得傅作义器重,逐渐由一名下级军官,成长为高级将领,抗战前担任傅作义王牌第35军218旅旅长。

1936年冬天,在绥远抗战中,董其武被任命为红格尔图战役副总指挥及前线总指挥。1936年11月17日下午,正在前线视察的董其武突然发现日军有撤退的迹象,便于当天夜里对日军发起了总攻。睡梦中的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,只能仓皇逃窜,董其武则指挥部队乘胜追击,一举击溃了日军,此战共毙伤敌伪军1700余人,俘虏伪军300余名,史称红格尔图大捷。

之后董其武又率部参加了著名的百灵庙战役,并取得了大胜。接连的胜利让董其武威望大增,不久后便升任第65军101师师长。

1940年春天,在收复五原的战役中,董其武率部以一个师的兵力,阻击了数倍于己的日军援军,后经过激战全歼日军,取得五原大捷。在战斗中,日本皇族水川伊夫中将被击毙,在日本国内引起轩然大波,除此之外,另有一支100人的日本矿业专家被全歼,阻止了日军对我国矿产资源的掠夺。

深明大义,率部起义

抗战胜利后,董其武继续得到南京政府的重用,先后担任绥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、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。虽然身居要职,可董其武作为一名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正直军人,非常反对内战,心中一直希望国家能够实现和平,让老百姓真正的过上好日子。

时间转眼到了1949年,当得知老上司傅作义在北平起义之后,董其武便下定决心要发动起义,脱离反动派,跟着共产党走,重新回到人民军队的怀抱。

1949年9月19日,董其武率领绥远的10万军队宣布起义,加速了绥远全省的解放进程,让100多万老百姓免受炮火之灾。

作为率先起义的敌高级将领,董其武率部起义的意义重大。

首先,绥远解放之后,让华北东北地区再无战事,解放军可以放心抽调精锐部队南下解放全中国。

其次,董其武的起义,为西南地区负隅顽抗的敌人将领带了一个好头,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,在见到董其武的事迹之后,越来越多的爱国将领选择了起义,对加速全国解放战争进程起到了很大推动。

可董其武却不这样认为,他从不居功,处处为人低调,多次主动提出降低职务和待遇。1955年全军第一次大授衔,当得知自己被拟定授予上将军衔之后,董其武认为太高了,便给杨成武写了一封信,在信中他表示自己起以前只是中将,如果能够保留原职原衔,就十分感谢党和毛主席了,不敢奢望上将军衔,况且很多红军时期的老革命、老战士,仅被授予少将,自己的内心十分不安。

接到董其武的信后,杨成武首先就不同意他降低军衔的请求,并表示你作为正兵团级将领,授予上将军衔是正常情况,而且这个决定在全军军以上级别的将领中没有一人有反对意见。

不过杨成武还是遵照董其武的意愿,将这封信呈送给了毛主席,毛主席看到信之后,赞扬了董其武的高风亮节,可他并不同意其降低军衔的请求。

晚年董其武

毛主席对杨成武说:“董其武是有名的起义将领,根据功劳、贡献与资历,应该授上将军衔,谁有意见也不能降低,这是党的政策。但是你杨成武不同,你是共产党员,是可授可不授上将军衔的,而董其武则是不可不授上将军衔的!”

就这样,在1955的大授衔上,时任第六十九军军长的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,成了开国上将中仅为的几名军长之一。



分享至:
| 收藏
收藏 分享 邀请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芦溪生活网  

GMT+8, 2019-1-6 20:25 , Processed in 0.100947 second(s), 11 queries .

Powered by 芦溪生活网 X1.0

© 2015-2020 芦溪生活网 版权所有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