侄女今年大四,她发了一条朋友圈,给我们大大小小的长辈们吓坏了。等我发消息问她的时候,她说已经有上百个人教训她了,看来以后发朋友圈要谨慎啊! 原因是她发了个朋友圈,配了一张紧急避孕药的图片,就写了一句话:大学都要毕业了,这个时候不得不吃一粒,人生第一次。 本图为网上搜的图 这条朋友圈,无论是谁,想看热闹的都会起哄啊,亲戚朋友们肯定要“关心”一下啊。我本来以为她在大学里谈男朋友了,没有做好措施。于是就询问了一下,提醒不能多吃,很伤身体。 哪知道她一番话,让我哭笑不得。 她说都大四了,过几天要搞体能测试,计入成绩,成绩不好,影响毕业的,有个800米项目,至少得4分半才算及格。 但是她一算生理期,正好是体能测试那几天,每次那几天都很难受。加上平时定的锻炼计划,总是一拖再拖,目标定了一次又一次,根本没有执行过。因此很担心没法及格,同寝室的舍友也没有经验,班上辅导员又是男的,于是就去校医院问了问,有没有什么办法。校医院推荐吃一粒。 没想到随手发了一个朋友圈,一下子,同学们,亲戚们的消息全发过去了。更有不怀好意的男同学评论,吃这个只是体测,性价比不高啊!让人无语得很。 最后我们的聊天,以“就这么一小粒,盒子居然做这么大,不浪费吗?”结束。 我一想,是啊,就一粒药,盒子为什么做得这么大呢?我十万个为什么的精神头又来了,仔细扒了扒,大概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。 一、对于药品包装,国家是有标准要求的 实际上,对于产品的包装,无论是国际上,还是我们国内,都是行业标准的。总体来说,都是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,包装技术委员会CISO/T(122)制定的,几十个关于包装的标准,进行优化修订,以适应各国自己的实际情况,满足经济效益、技术先进、安全可靠、利于存储运输等原则。 比如我国的药品包装标准,就是国家药监局制定的第23号局令,即《药品包装、标签规范细则(暂行)》。 因为药品是非常关键的材料,所以具体的规范非常细致,严格,涉及到各种材料的运输包装、外包装、存储包装、制造材料等。比如我们的疫苗之前产能不够,一支疫苗都是几个人打,是因为储存疫苗的玻璃我们造不出来,全球基本都是德美日三国垄断了。 2020年7月初,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装疫苗的玻璃瓶的产量比疫苗还困难”。 不久前才在我国彭寿院士带团队攻关下,才取得进展,国内只有一家企业能制造。不过总算打破了垄断。这个我们看看美国药典的说明就知道了。 二、实际装配过程中,需要一定的规格的包装 除了满足国家标准外,在实际生产中,都是全自动进行分片、分包的。相比手工方式,不仅效率高,准确度高,并且安全卫生。我们看一个小机器,这是医院用的。 而在生产厂家,这些机器更加复杂,最基础的就有标签机,重量选别机,装盒机,装箱机等等。比如需要准确计数、需要准确分片、去掉空盒、计数、分包、分箱等等。就比如标签机就需要清晰的打印条形码、药盒名、药品名、批号、有效期等等。太小的盒子无法满足印刷需求,无法保证合法合规的印刷全部内容,以经清晰地展示信息。 目前我买过的最小的药盒,好像就是红霉素眼膏了,1块5一盒,良心! 下图就是一个自动包装盒的装置原理,而这些纸盒的不同位置的厚度,都是有相关的厚度建议的。 所以生产厂家会根据实际生产需求,去设计具体的包装详细规格。 三、部分药品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 现在有些药品,主要是经过包装的高档药,或者特定人群的药,比如儿童用药,很多包装做得很豪华,通过豪华包装吸引要求,通过精致让人觉得质量可靠,进而提升价格。 排除了符合必要的国家标准,很多药的盒子确实过多,比如药量少,却做个大盒子,有的需要长期吃的,却要买好几盒,不是按疗程制作包装。 为什么会这样呢?同样的药品,大点的包装盒在药店,能更容易看见啊。这样的话,大包装,过度包装既有吸引用户的要求产生销售,又能提升质量可靠的错觉增加销量,当然就会这么做了。这样实际上就增加了产品的价格,利润空间更大。 2021年,我国包装工业领域,行业增速16.39%,营收超过1.2万亿,可见包装领域的热烈需求。解决这个问题,想企业自觉自律,肯定是做不到的。 聚聚玩 http://www.youzhuan3.com ![]() |